豐碩 發表於 2012-11-20 02:01:54

【文化杜會學】

<P align=center><STRONG><FONT size=5>【<FONT color=red>文化杜會學</FONT>】</FONT></STRONG></P>&nbsp;<P><STRONG>SociololgyofCulture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【辭書名稱】教育大辭書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文化社會學是以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文化現象的學科;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以文化作為理論概念,並以分析社會過程的觀點,進行文化的社會學研究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文化社會學的基本觀點是,文化與人對社會和社會變遷的態度,人所尋求的理想社會信念及價值傾向有關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在有關社會制度、功能及人的社會行動等方面的探討中,文化與社會幾乎是不可分離的兩個概念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於是學者將文化視為社會學研究的主要對象,特別集中於文化的社會功能,更深入理解社會的實質結構,所以建立了文化社會學的研究領域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研究者以各個社會中的文化要項,如宗教信仰、親屬關係作為研究對象,發現不同文化間表現出某種程度的相似性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據此更確信文化可作為建構社會或制度理論的概念基礎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文化社會學的奠基者首推涂爾幹(E.Durkheim,1858~1917)和韋伯(M.Weber,1864~1920)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前者認為文化是社會控制內在化的產物,具有集體代表性,可據以理解一個社會;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後者以社會學為一種文化科學,與價值和意義有關,要由文化發展出對社會的適當詮釋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其後,帕森斯(T.Parsons,1902~1979)延續涂爾幹的觀念,認為在既定社會情境中,人們的行動將一如其所被預期的一般,因為他們都內化了一些社會的規範與價值,亦即內化了社會文化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由於此種內化作用,文化系統對社會乃具有統合作用,使人們的社會行動與制度的訂立都基於文化系統內的價值作選擇,因而保持了社會穩定,是為結構功能的論點,主要是強調文化具有共享的、規範的性質,可以統合群體,穩定社會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在結構功能派強調和諧穩定外,批判理論著眼於文化生產過程中,社會的權力結構與控制所發生的作用,此派以馬克斯(K.Marx,1818~1883)的觀點為基礎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馬克斯以為下層結構的經濟生產要素決定了上層結構的文化要素,所以討論文化的內涵或意義,總不離階級、意識形態等概念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法蘭克福學派以文化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價值,認為在工業社會中的大眾文化缺乏自主性與創造性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因為文化依賴商業,為大量製造與銷售之需而抑制了創造性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所有的文化要項,如音樂、文學、電影、衣飾,甚至婚喪喜慶儀式,都成為生產與消費的商品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大量的生產、普遍的消費,形成工業社會中特殊的價值模式,從而影響了人的思考與行動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各派立論雖有不同,但同樣強調以文化為理解社會的核心概念,以及文化為社會學探討的主要對象,也正是文化社會學研究的旨趣所在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【文化杜會學】